信息时报讯(记者 李慧燕 通讯员 叶子川) 广州首条地铁环线——11号线,在去年两次向社会公众征求环境影响意见后,其环评即将进入向广东省环保厅申报的阶段。根据有关法规,目前11号线相关手续已基本完成,一旦完成环评报告审批,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就指日可待。
对于早前社会各界的意见,广州市委市政府在11号线环保方面作出了多项重大优化,尤其是避让白云山和海珠湿地,这成为环评报告中的亮点。
避让两大重要生态区
广州地铁11号线的环评报告即将进入向省环保厅申报的阶段。11号线全长43.2公里,共设32座车站,其中20座为换乘站。车辆采用8节编组的地下线路,建成后将贯穿天河、白云、越秀、荔湾和海珠五个核心区,有19座地铁站与既有运营、在建或规划线路换乘,能极大地缓解广州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问题。
记者了解到,在去年11号线环评公示时,部分区段需要穿越白云山底和靠近海珠湿地公园,曾引起社会热议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。为此,规划部门和地铁公司专门对多个方案进行了反复论证,最终决定调整线路,避让白云山和海珠湿地公园,以最大限度保护广州市两大重要的生态区。
斥资2.74亿减震降噪
由于线路行经的建筑物密集,人口高度集中,尽管11号线采取地下方式敷设,以减少振动和噪音对市民的影响,但地铁公司在环评报告中仍主动提出了大量的优化措施,将投资超过2.74亿元用于线路的减震降噪。
地铁公司表示,11号线将根据敏感点与线路的距离和震动超标量等指标,分段对隧道增加各种减震设施。其中,对最敏感的路段,加装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等最高减震等级设施约16300延米(延米是用于统计或描述不规则的条状或线状工程的工程计量,可理解为1延米=1米),减震效果大于13分贝;对较敏感的路段,加装梯形轨枕等高减震等级设施约1390延米,减震效果大于8分贝;对其它超标敏感点的路段,采取GJ-Ⅲ型减震扣件等中等减震设施约7230延米,减震效果大于5分贝,确保各敏感点环境震动影响均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。
而针对风亭、冷却塔等容易产生噪音的设备,地铁公司表示,将采取加长风亭消声器、选用超低噪声冷却塔、排风口设导向消声器、调整风亭位置至距敏感点15米外等综合措施,保证各敏感点噪声影响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