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s0.ifengimg.com/2018/02/01/fangchan_d0c0fd07.png
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:城市更新“一地一策”,避免模式化、套路化 - 凤凰网房产广州
中国城市已经进入城市更新、存量发展的时代,城市更新成为各个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。从目前来看,城市更新不仅是生活的需要,也是建筑和城市寿命的延续、再生和迭代的需要。 -来自凤凰新闻客户端
https://gz.ihouse.ifeng.com/news/2022_11_28-55953342_0.shtml

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:城市更新“一地一策”,避免模式化、套路化

新京报
2022-11-28 07:45

中国城市已经进入城市更新、存量发展的时代,城市更新成为各个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。从目前来看,城市更新不仅是生活的需要,也是建筑和城市寿命的延续、再生和迭代的需要。11月26日,在南宁召开的“2022中国-东盟新型城镇化与城市更新发展论坛”上,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提到,城市更新面对的问题复杂多变,应该实行“一地一策”,各具特色,而不应该盲目照办,避免模式化、套路化。

城市更新是有机的、持续的、长期的

自城市更新首次被写入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,地方政府不断将城市更新行动落实到未来城市发展的工作中。

据全联房地产商会常务会长、城市更新分会会长柴志坤介绍,近年来,城市更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,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,主要表现在管理机制、配套政策、金融支持、技术标准等各个方面,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完善政策机制和管理流程;合理统筹区域规划,建立新的多元化合作平台。而“建立区域性城市更新平台,有利于统筹区域资源、建立政府、企业、业主等在内的多元合作”。

对于城市更新,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提到,城市更新面对的问题复杂多变,应该实行“一地一策”,各具特色,而不应该盲目照办,避免模式化、套路化。以前的新区建设往往陷入套路,觉得什么建筑有商业价值,就不断地重复,造成“千城一面”。因此,在城市更新中的“一地一策”,如何把表面化、浮躁化的“千城一面”的问题,转化成城市特色非常重要。

崔愷为城市更新指出了五个方向,其中,在历史街区更新中,应强调城市织补、风貌保护。 而在旧城更新中,要注重工业遗产的利用,尤其是在遗产保护和再生方面做一些创新,并把“工业风”和“时尚生活风”相结合。

“城市更新是一个进化的过程,所以城市更新应该是有机的、持续的、长期的,而不是一个简单的三年大变样。”崔愷表示,现在小微更新越来越普遍,而很多城市在更新当中最棘手的也是小微更新。但是,如何在小微更新当中把小事情做好,牵扯到千家万户。

“城市有机更新是对既有城市肌理的织补,新旧建筑和城市空间的混搭、融合、提升、再利用,这些都是经常出现的状态,并不是一味地拆旧建新。所以城市更新在这样的语境下,一定要对城市的美学、形象、风貌,找到客观的、理性的判断方法,而不是新的就好,旧的就差。如何把‘旧’和‘新’融合在一起是非常重要的基本立场。”崔愷如是说。

防止从“造城运动”到“改城运动”

城市更新涉及多个领域,除了老旧小区改造,城市更新对于老旧工业区以及城市文旅的发展也有很深的影响。

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、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表示,今天聚焦工业既有的建筑和环境,是由于过去40年,工业用地在全世界城市水平来看是偏高的。在既有的老旧工业区和工厂中,工业建筑及与文化相关的工业遗存、遗产,在不同的年代都有一定的印记,这成为社会集体记忆的载体,而且其存量相当可观。

值得关注的是,景德镇通过保护利用这一更新模式,运用“设计-投资-建造-运营”(DIBO)方案,将瓷业遗产融入当代经济、社会、文化生活,推进城市与社区的综合发展,从而构建城市特色空间框架,引导遗产活化,激活城市复兴。

此外,城市更新与文旅融合发展大有可为。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主席、原国家旅游局党组副书记、常务副局长王志发提到,城市更新要切实贯彻新的发展理念,把握新的发展方向。比如,深度摸准城市历史文脉,循序渐进。从而真正把城市文化旅游资源用起来、功能找回来,而不是粗制滥造,更不能一哄而上,大拆大建,或者强拆强建,防止从“造城运动”到“改城运动”。

为此,王志发认为,应该强化顶层设计,做好规划引领;借鉴中外先进经验,加强典型示范;注重科技赋能,坚持科学创新。另外,还要坚守本土文化,突出地方烟火气。“城市更新、文旅融合,固然需要吸收一些外来经验,运用一些科技手段,但其根本的目的是要延续城市文脉。所谓城市文化是由城市居民特有的生活环境、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形成的,文化萃取得越好、越充分,就越有烟火气,城市的文化旅游形象就越鲜明。”

“城市是一个生命体,会不断地生长、不断地更新。城市更新不仅是生活的需要,也是建筑和城市寿命的延续、再生和迭代的需要。”崔愷表示,城市更新的导向应该是绿色发展和技术创新,同时,更应该加强文化的推动。从设计上来看,就是用小微的动作、轻量化的设计,用精细化的方法,用绿色生活的理念把城市更新做好。


点击查看完整内容
标签: 城市 中国 未来 【责编】 邹燕平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凤凰网房产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,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上一篇: 下一篇:
百科推荐
楼盘推荐 更多
推荐阅读
央行:一季度住户经营性贷款增加1.29万亿元
观点网
00:02
市场
首批“白名单”项目获批同意数量超2100个
中房网
00:02
市场
报告|一线城市“老破小”二手房价格泡沫基本消除
中房网
00:02
市场
中指院:2023年物业百强企业“增收不增利”现象仍持续
和讯网
00:02
市场
上海宝冶中标黄埔区旧村合作改造项目
观点网
00:02
市场

金科天玺


查看详情